12月13日和12月20日,分別由上海大學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承辦的第45屆ICPC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區域賽上海站和南京站賽事在線上舉行,上海站共有近700支參賽隊伍參加比賽,南京站有500多支隊伍參賽,參賽隊伍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等國內高校。信息學院余嘉瑜、曾佳敏、俞智超團隊榮獲國家級二等獎,進入參賽隊伍的前20%,易士楓、潘道棧、張王成團隊榮獲國家級三等獎,徐浩楠、徐瑋嘉、張思瀚團隊榮獲國家級三等獎。
因疫情影響,第45屆ACM-ICPC各賽區時間多次更改,最終一部分賽區今年線上舉行,其余賽區延遲到2021年舉行。線上賽事對競賽環境要求極高,需嚴格按照組委會要求準備賽場環境、配置計算機設備及視頻監控設備,比賽過程全程在監控下并要全程錄像、錄屏。寧大學子在緊張的訓練過程中,快速熟悉這種全新的線上參賽模式,最終取得了1銀2銅的好成績。
據悉,ACM-ICPC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是世界上公認的規模最大、水平最高、參與人數最多的國際性賽事,其目的旨在使大學生運用計算機來充分展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該項競賽自1970 年至今,已成功舉辦44 屆,因歷屆競賽都薈萃了世界各大洲的精英,云集了計算機界的“希望之星”,而受到國際各知名大學的重視,并受到全世界各著名計算機公司的高度關注。